作者:小别墅
“文化大革命”不仅是中国的经验教训,也引起了全世界的思考。
《文化大革命的文化》展,是一种怀旧,无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经历过它的人都会想起自己的青葱岁月,尽管苦涩。
《文化大革命的文化》展又是一种思索,虽然策展人欧普雷先生在开幕式当天的讲话中明确表示:这是一场欧洲人做的给欧洲人看的展览。但它激起的余韵,不应该只停留在欧洲。
文革对中国的80后意味着什么,一个父母生活过的背景,绿军装、蓝制服、红袖章的海洋,抑或是出租车司机挂在后视镜下的主席像?“我知道,历史书上写着:曾经犯过一段错误,然后拨乱反正后,中国开放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欧普雷(Helmut Opletal),一个1973-75年留学北京的奥地利人,了解中国的这段历史,并不仅仅是他之后作为记者曾在中国居住多年,还因为他收集了1500多件这一时期的物品,而这些物品,如今成为了《文化大革命的文化》(Die Kultur der Kulturrevolution)展的大部分展品。
积攒一段历史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学习大众传播和政治的他,已经对中国、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在70年代就留学于北大与北京语言学院。这在当时可并不是很普遍的事。80年代当他再次回到中国时,发现中国人对曾经分外热衷的“红宝书”、毛主席像章等弃之如敝履,纷纷送给了他这个老外。90年代,他开始系统地收藏这些“文革遗物”,毛主席像、粮票、印有毛主席语录的各种报章文件,写有“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等标语的脸盆、搪瓷缸子,当时主要是外国人对这些比较感兴趣。进入21世纪后,他霍然发现,中国人也开始“珍视”这些物件儿,有些竟然还在拍卖场上卖出了个好价钱。
“为什么外国人爱收集这些东西呢?”面对瑞士资讯swissinfo.ch记者的提问,欧普雷说:“不,真正的收藏家还是在中国。中国有着更为丰富的藏品,在四川,在广东,其实都有私人的文革博物馆,而且参观者众多”。“我收藏这些则是因为它有着我青年时期的记忆,”欧普雷说。
“那您认为这是艺术品吗?”,沉默片刻,欧普雷答到:“我不会说,这是艺术品。我认为这是历史的实物,也有一部份民俗的成分在里面。对我来说,它反映的是中国60-70年代的社会现象”。“有人说它们‘Kitsch’(俗气),我认为当时的人们对待这些物品是很认真的,对于非教徒来说,宗教的一些物品不是也很Kitsch吗?”“那您会把它们摆在家里吗?”“曾经摆过,但遭到同住的中国朋友的反对。现在很少了”。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文革的物品代表着一段痛苦的回忆,所以有生活在苏黎世的华人并不愿来看这个展览。
实现一个梦想然而对经历过文革岁月的人来说,那里曾经有过一个青春的梦,这里指的不仅仅是中国人。开幕式当天瑞士一位白发苍苍的太太兴奋地挥舞着手中的文革画册,“这里有我的青春,”她朝朋友们嚷着。苏黎世的《文革文化展》在原来维也纳展览的基础上,又加入了瑞士因素。在连接2层展厅的楼梯墙上,挂着当时响应“毛泽东精神”而在欧洲苏黎世爆发的部分青年运动的图片。
“文革是一个梦,”维也纳大学汉学系魏格林(Susanne Weigelin-Schwiedrzik)教授在开幕式上谈到,“公平、团结、互助、可以按自己的设想生活,这种乌托邦的梦想,在当时激励着所有人,”女教授的发言非常精彩,“然而它的实现却是恐怖的”。
经历一番恐怖“恐怖”正是展览的命题之一。这一位于苏黎世民俗人类学博物馆的《文革文化展》共分神化、恐怖、日常、旧账,四个部分,用异常丰富的藏品展示了中国文革时期,将领袖神化、“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恐怖、人民印满文革痕迹的日常生活和改革开放后文革的商品化展示给了观众。其中恐怖单元收集了刘少奇、彭德怀、彭真等遭受批斗的珍贵影像。
“对我们的观众来说,这些并不是异国情调,而是可以触人及己的。这是人类的行为,在怎样的条件下,学生可以殴打老师;在怎样的条件下,一个14岁的女孩子可以被判死刑,并且在10年的时间里,每天等待着死刑的执行。这不是发生在非洲,不是因为政府的无能而造成人与人之间的杀戮;1966年5月16日,中国政府发布文件,宣布了他们要实行文化革命,他们需要文革。我们应该知道,中国为什么要这么做,”魏格林教授说。
欧普雷也表示:“文革时期发生了很多很糟糕的事”。“巴金希望修建一所文革博物馆,如果让您来承办的话,您认为展览还需要加入什么内容?”面对记者的提问,这位曾亲身经历了中国文革的奥地利人表示:“就是要加入这部分内容。此外,展览中应将文革作为一段历史,做一番系统的梳理。文革期间发生了很多悲剧,不应该被忘记”。
完成一个时代“前苏联、东欧阵营,都发生过与中国文革类似的运动,您认为这是‘共产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吗?”“有的人将中国文革与希特勒、斯大林的白色恐怖相提并论,文革也确实导致了2000万人的死亡,然而我认为,每个社会有每个社会的情况,要自己为自己负责。中国的文革是独特的,比如它把‘神化’如此彻底地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是绝无仅有的。我去过北韩,在那里也不是这样的,” 欧普雷这样回答记者的提问。
他接着说:“在维也纳展览时,我也观察到很有趣的现象,很多人从匈牙利赶来观看,他们要看看那个时代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和他们自己的是不是一样”。
那个时代,应该已经结束了。冷战终结,东欧解体。新的欧盟产生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强大了。欧洲在用新的眼光关注中国,不仅是中国的现在,还有中国的历史。历史决定着未来。
原文地址:http://www.yzc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0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