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广东水果
健康的泥土,是成功的有机耕种的必然元素。一个有机农夫,总会先考虑怎样才能保持泥土肥沃。只有健康肥沃的泥土,才有生长旺盛的作物。
土壤是怎样形成的?
地球表面的陆地是由岩石组成的。自然界各种力量如风化作用及植物的生长活动都会使岩石慢慢作出变化,最后变成泥土。
四季温度的不同及日夜的温差使岩石长期受到冷缩热胀的压力,因而爆裂。风雨、河水及海水等都会侵蚀岩石。当植物不断生长而根部日渐伸长及膨大时,会把岩石里的空隙迫大。在岩石表面生长的地衣和苔藓,会产生分泌物,影响岩石的结构,令石块解体。岩石就是这样经过长年累月,由大石变成碎石,再变成更细小的石块,最后变成细碎沙粒及土粒。一些低层次植物,如草、蕨类植物会在这些碎粒上生长起来,动物亦开始在这里生活。这些生物死后,便会落在土粒上,经过细菌及其他微生物的分解后,形成有机物并与土粒混合,成为土壤。
土壤的成分
(1)矿物质
组成大小不同的土粒,包括黏土、粉砂、细砂粒、粗砂粒及石砾等。它们的百分比可决定泥土的土质,土质则可反映出泥土的潜在生产力。
(2)空气
土粒与土粒之间的空间可存在着空气。植物与土壤中的动物及大部分微生物均需要空气来生存。
(3)水
水可以将已溶解的养份带入植物根部。可是如果水份太多,或疏水不良,便会使水份佔据土粒间的空间,减少空气储存,造成缺氧环境。水分太多太少都会对植物生长构成不良的影响。
(4)有机物/腐殖质
生物的排泄物和尸体、落叶、枯枝等有机物遗落在土中,被微生物分解而成为腐殖质。腐殖质可以令土壤更肥沃,提供养分给植物,亦可改良土壤的结构,使土壤里有充足的水分和空气。
(5)其他各式的生物
包括所有在土壤中生活的生物,由微生物到蚯蚓等。有些动物如蚯蚓,在土壤中的活动,能令土壤的空气增加。它们的生死与生活,都是土壤中养料循环的一部分。
以上五种构成土壤成份的比例会因时、因地方而异。
土壤质地
实际的土壤不可能只由某个类别的土粒单独组成,绝大部分都是由不同类别的土粒混合而成。土壤质地即是指土壤中各种土粒的比例。我们不能把土质分成绝对好或坏,因为不同的作物会喜欢不同的泥土。
根据土粒的大小,我们可以将它分成以下几类:
砂粒(土粒直径0.02mm–2mm)
粉砂(土粒直径0.002mm–0.02mm)
黏土(土粒直径<0.002mm)
土质一般可分为三类型:
1.砂土(SandySoil):含有较高百分比的砂粒
2.黏土(ClaySoil):含有较高百分比的黏土
3.壤土(LoamySoil):含有适当百分比的各类土粒
砂土
砂土砂粒多,士粒中间空位较多,空气与水流通容易,容易翻动。但保水力差,在无雨季节里,容易变得干早。且保肥力亦差,养份容易被冲走。土体多呈松散状态,结构性不强。在大雨后容易变酸,泥面易形成硬表层,令部分钻透力弱的幼芽如红萝卜等,难以穿透表土而死亡。
黏土
黏土土粒细小,有相对表面积较大,而且土粒间的空隙很小,可储存大量水份,中间只留很小的空间,水和空气都很难以通过,易造成缺氧环境,影响土壤生物的运作,根部容易发育不佳。湿水时会结成团,难于翻动;干旱时会变硬,甚至龟裂,弄断植物根部。除非以水浸透,否则更难工作。但通常有大量有机物储在其中,保水力强。但疏水不易。如在旱天,形成裂痕过深,会令植物失水,并弄断根部。
壤土
壤土有适当比例的各类土粒,保水力,保肥力均适中,空气与水流动适中,适合较多类型的作物生长。
不同的作物喜欢不同的泥土
一般蔬菜大多适合种植在土质疏松且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只有少数蔬菜会较喜爱黏土或砂土的。根菜类或食用部分在泥里的作物,除了莲藕等外,均需要一个较松的环境(如砂土或砂质壤土)来让它们较易膨大,发育正常。但若将它们栽种到黏土或黏质壤土里时,便会容易出现根部缩短或歧根等问题。
用手触摸土壤作鉴定
这是田间操作时,对土质的初步鉴定方法。先取少量泥土,用水湿润,再以手指搓揉成土团或条状,凭感觉作出判断。
(1)砂土
粗糙,泥土干时不能成形,即使湿润后能勉强结成一团,但轻碰即散,亦不能形成条形,土团没黏性,用肉眼及凭手感已可分辨出含有很多砂粒。
(2)壤质砂土
仍像砂土,相当粗糙,但干时用力握已能勉强成形,不过轻碰即散,湿润时已能成团,但仍未能成条。
(3)砂质壤土
有较多的粉砂及黏土,干时已能成形,湿润时可感觉到有黏性,但仍未能成条。
(4)壤土
干时手握,土团会碎为粗大的团粒。湿润时有黏性及可塑性,能够搓成条形,但稍长即断,不易形成细长条形。
(5)粉质壤土
因有较多的粉砂,故有松软的感觉。干时形成的土团,用手握压仍会碎。搓碎时有光滑及粉质感觉。
(6)黏质壤土
干时握碎,即成大小不等的硬土块。湿润时具良好的黏性及可塑性。
(7)黏土
干时十分坚硬,湿润时具颇大的黏性及可塑性,可用手捏成各种形状仍不易碎散,且可揉成细长条形。
原文地址:http://www.yzc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37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