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农药第一网
随着种植年头的增加,棚室里的作物长势和产量是一茬不如一茬,今年的情况更糟,番茄移植不久就大面积死苗,黄瓜快到采收期却发生了严重的枯萎病。这到底是怎么了呢?马上就要进入夏季休棚季节,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下茬作物再长不好怎么办?接下来就来讲一讲休棚期给棚室土壤消消毒
土壤消毒能防治土传病害
土传病害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真菌、细菌、线虫和病毒等病原体,在环境条件适宜时从作物根部或茎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侵染病原物包括真菌、细菌、放线菌、线虫等。如腐霉菌引起苗腐和猝倒病,丝核菌引起苗立枯病,根结线虫引起枯萎病等。 抑制土壤中作物根围系统病原物的数量与活动是防治土传病害的关键环节,而土壤消毒技术就是有效措施之一。
该技术是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消毒措施高效快速地杀灭土壤中真菌、细菌、线虫、杂草、土传病毒、地下害虫、啮齿动物等,能很好地解决高附加值作物的重茬问题,并显着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土壤消毒效果到底怎么样?看看检测数据您就知道了。北京市植保站联合北京捷西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对本市380个蔬菜土壤样品的病原物数量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经过土壤消毒处理后,土壤中病原物数量远低于未消毒地块,其中真菌镰孢菌和疫霉菌数量减退率达到90%以上,线虫数量减退率超过95%。因此,在种植前对作物生长的土壤进行消毒处理,能够有效减少生长期土传病害的发生,减少生长期因防治土传病虫害而使用的农药投入量。
土壤消毒有哪些方法
目前,应用效果较好的土壤消毒方法主要有还原法消毒、辣根素消毒以及化学药剂消毒。每种消毒方法的技术特点如下: 还原法消毒该方法是一种无毒、安全的消毒方法。首先通过使用有机物,使土壤中的微生物活跃起来,再覆盖特殊的氧气完全不渗透膜,在氧气隔绝的土壤小环境中,好氧微生物大量消耗氧气,抑制土传病害病原物活性,随后通过乙酸(醋的成分)、丁酸(银杏的成分)、金属负离子等物质的添加,使得病原微生物与线虫的密度骤减,最后揭开完全不渗透膜,土壤中氧气恢复,相关抑制物质自然降解。
辣根素消毒
辣根素是从辣根等十字花科植物中提取出来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在常温下可以挥发的、外观似油状的液体,对土壤中多种病原物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该药剂可使用滴灌设备进行土壤熏蒸。滴灌辣根素后,用棚膜密闭土壤3天即可。该土壤消毒方法对环境安全,无残留问题。
化学药剂消毒
该方法是通过注射或撒施的方式将化学药剂送至土壤中,进行杀灭或抑制土壤病原物。化学药剂主要包括:氯化苦、1,3-二氯丙烯、棉隆、威百亩、二甲基二硫等。在防治土壤中真菌、线虫和杂草的效果时,不同化学药剂有不同的适用性,其中氯化苦防治真菌的效果较好,1,3-二氯丙烯和二甲基二硫防治线虫的效果较好,棉隆和威百亩防治杂草的效果较好。因此,可以考虑根据土壤中病原物的种类来选择或配合使用不同的化学土壤消毒剂。
土壤消毒注意事项
1.因地制宜选择土壤消毒方式
目前,土壤消毒方式逐渐完善,具备了多样化、系统化的特点。农户应根据自家农田的实际情况,如农田认证类型、土壤中土传病虫害严重级别、投入成本等,选择适宜的土壤消毒方式。
2.开展土壤消毒作业必须做好防护
由于土壤消毒药剂具有毒性高、腐蚀性、刺激性、挥发性较强等特性,作业人员在开展土壤消毒时,必须穿着防护服、佩戴防护面具、手套,以避免作业人员与土壤消毒药剂的接触。
3.土壤消毒程序要科学
科学的土壤消毒程序是影响土壤熏蒸效果的最重要因素。要清除土壤中的残根,充分翻耕,土壤疏松深度35厘米以上。土温是在15厘米处15℃-20℃,土壤湿度应在60%左右较为适宜土壤消毒药剂的运动。薄膜应全田覆盖,不留死角。土壤消毒后,要将残余药剂充分散发出去,以免作物出现药害,可通过萌发试验定性判断是否有药剂残留,如果种子发芽较少或根尖有烧根的现象,应推迟种植。避免在极端天气下进行土壤消毒,如强降雨,低温(低于10℃)或高温(高于30℃)。
4.土壤消毒的专业化推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289号”规定:“自2015年10月1日起,将溴甲烷、氯化苦的登记使用范围和施用方法变更为土壤熏蒸,撤销除土壤熏蒸外的其它登记。溴甲烷、氯化苦应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因此,必须具有资质的专业组织才可经营及使用相关产品。
5.化学消毒产品的科学使用
使用棉隆产品时要混合均匀,有充足的水分,揭膜敞气要充分,低温时易发生药害。使用威百亩时必须混合均匀,施药量与土壤质地有关,建议采用灌溉法施药
原文地址:http://www.yzc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9676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菜园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