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苹果-
近日,南海网报道了海南部分市县上千亩列入政府补贴范围的常年蔬菜基地大棚闲置,成了“养草棚”,而政府已经发放的补贴资金达到了2000多万元。为什么补贴的常年蔬菜大棚夏秋天不种菜?主管部门是否知晓这样的情况?8月29日、30日,南海网记者再次深入这些基地,采访相关负责人。
友爱常年蔬菜基地:
第一批101亩大棚今年2月验收 补贴已发放
8月29日,南海网记者采访了海口图宽瓜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海南绿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海均。对于基地大部分大棚仍没有种菜的问题,李海均给的解释是资金短缺,虽然建大棚政府有70%的补贴款,但是30%由企业投入。
李海均介绍,海口图宽瓜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的友爱常年蔬菜基地,第一批建设大棚共有29个,101亩,今年2月份已经竣工验收。今年2月8日,按造价的70%作为补贴,他已经领到了590万元的补贴资金;第二批大棚建设28个,91.77亩,6月28日通过验收后,今年7月1日,他领到了935万元的补贴款。目前,第三批的30亩大棚还在建设中。
那么,按照海口市农业局对常年蔬菜基地大棚建设的要求,是“验收一批种植一批”。为什么今年2月通过验收的101亩大棚,到今年夏秋季节,海口居民极其需要菜的时候基地还没有发挥作用呢?为什么合作社“资金短缺”了,仍在继续搭建大棚,而不做好基础设施呢?
南海网记者了解到,海口图宽瓜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由海南绿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三门坡镇友爱村委会昌文园村、昌文坡村两个自然村36个村民联合成立,公司以资金入股,村民以土地入股。
多位村民表示,合作社成立之初,该公司和村民约定的是在原来土地的基础上加盖大棚,村民不用出钱,大棚和设施做好了,村民尽管种好瓜菜就可以。没想到,今年2月,第一批大棚盖好了,遇上大水,村民种的蔬菜被淹了,原先建好的部分排水设施也被冲坏,之后再也没修过排水设施,村民不敢再种菜了。看着自家的地在大棚里荒着,村民也很着急,现在也只有一少部分村民种些菜。
李海均介绍,他领取的大棚补贴,全部已经投入大棚的建设。根据该公司和农村所签的合约,种菜是由农民来种植。
南海网记者注意到,在李海均的公司和友爱村的村民签署的入社协议中,虽然明确了瓜菜是由农民来种,但也明确了海南绿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建造蔬菜大棚及相关设施。李海均也承认,协议中所谓的“相关设施”包括排水、滴灌等的设施。
潭龙湾常年蔬菜基地:
第一批大棚53亩去年9月已验收 今年夏秋季节大面积不种菜
此前南海网记者已报道,海口潭龙湾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三门坡镇潭龙湾常年蔬菜基地,是海口市2012年新建的常年蔬菜基地项目,大棚设施建于2012年8月,已经建成验收了139.99亩,造价为6.6万元/亩。今年7月,海口市农业局已经拨付给这个基地286.79万元。
海口潭龙湾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辛广平介绍,目前潭龙湾常年蔬菜基地的土地是从永宏旅业有限公司租来的,第一批大棚53亩去年9月已验收,第二批大棚约86亩是今年6月验收。大棚补贴款共286.79万元已发放到他手上。
那么,去年9月验收的大棚为什么今年夏秋季节没发挥作用?辛广平解释,之前基地用的水管是软管,这段时间做大的管道,以及完善基础设施。加上夏天海南比较高温,工人来了几波,都跑了。辛广平说大棚建好之后,他们也有种过瓜菜。
但是南海网记者走访了潭龙湾常年蔬菜基地周边的村庄,得到的回答却完全不同。潭昌村的村民郑先生介绍,去年潭龙湾常年蔬菜基地的第一批大棚建好之后,只有在冬季的时候种过一点瓜菜和包子瓜。今年夏天以来,都是没有大面积种过菜。第二批大棚建的时候,潭昌村的村民还在基地内当过工人,种植西瓜。至于是否种蔬菜,村民都表示没见过,要种也是比较少面积的。
在潭龙湾常年蔬菜基地附近的小卖部,一名当地的男青年还自称了解该基地的情况。因为他认识基地的老板,去年冬季,老板给他在基地第一批建好的大棚内种过冬季瓜菜。今年夏天气温太高,就没有再种菜。南海网记者再三追问这名青年的名字,他始终不肯透露。
龙头坡常年瓜菜基地:
初期补贴已领一年多 大棚还没验收
此前南海网记者调查了解,海口岭南康泉蔬果合作社在海口市旧州镇文新村委会龙头坡的特色常年瓜菜基地的蔬菜大棚,建于2011年底。建设之初申报的建设规模是50亩,大棚补贴资金已经于2012年4月份发到,为69.3万元。2011年海口市对新建的大棚补贴政策是,在建大棚初期就先申报发放30%的补贴,通过验收之后再拨付剩余的补贴款。但是,先期补贴已发放一年多,该基地建设的大棚还没验收。
海口岭南康泉蔬果合作社负责人张世平向记者介绍,该基地盖好在使用的大棚面积有20亩,由于工程队走了,后面的大棚就一直没有做完,前两天已经重新开工了。另外,张世平解释,目前大棚内种植的并不是传统的桑树苗,是一种可以吃的蛋白菜,棚内正在引种育苗。
8月29日,南海网记者再次到龙头坡的特色常年瓜菜基地调查,正在大棚内研究引种种植蛋白菜的技术员周先生介绍,正在使用的两个大棚的面积并没有20亩。
海南绿之道实业有限公司郭燕霞介绍,从去年12月就在龙头坡的特色常年瓜菜基地内引种育苗,种植蛋白菜。目前试种刚成功,还没有销售往市场。预计今年10月将大面积推广种植。该公司的合作方就是该基地负责人张世平注册的公司海南通达高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郭燕霞称,双方是合作关系,不是租用。
至于合作的分成,郭燕霞说,她们占7成,张世平占3成。可是,当南海网记者采访张世平时,张世平强调,他出土地、大棚,合作方以技术入股。收益他占7成,合作方占3成。两人说法不一。
海口市农业局:非常清楚闲置大棚情况也常督促
为什么常年蔬菜大棚验收了,补贴资金发放了,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主管部门是否知晓这样的情况?
海口市2012年新增常年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市、区农业主管部门要制定专人负责,跟踪落实,实行定期督察制度,及时反映工作进度。
8月30日,南海网记者再次采访海口市农业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梁其海。梁其海表示,海口市琼山区的这三个基地是他主要负责的,经常不定期下基地督查,也非常清楚这些大棚闲置的情况,常常督促基地负责人要尽快种上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合作社一直没有发挥大棚在夏秋季节种菜的作用。
海口市琼山区农业局副局长李耀武也称,从这些基地大棚建设以来,他到现场不下30次,也要求合作社要边盖边种。
补贴蔬菜大棚闲置 暴露监管漏洞
如果出现领了补贴的合作社建了大棚不种菜,怎么处理?是否可以收回补贴资金?
海口市农业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梁其海说,补贴常年蔬菜大棚建设在海南还是新事物。经过验收合格的大棚,由市农业局与业主签订补贴合同,但是合同中只是明确作为常年蔬菜基地来经营。至于领取补贴资金后,这些基地怎么供菜,什么时间开始供菜,供应多少年,这些至关重要的问题都没有做出规定。如果出现业主转租或转卖了补贴的蔬菜大棚,又该如何处理,也没有明确说明。
对于入股合作社的企业提出因为资金困难无法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在补贴资金申报的时候,也有明确必须要有足够的自筹资金。但是主管部门如何审核保证这些企业的资金能力?梁其海表示,自筹资金的证明由申报补贴的企业提供,农业部门目前还没有能力查询企业的账目。加上农业企业账目的流动性大,就算账目上足够的金额,不排除之后自筹资金被转走。
采访中,入股合作社的企业表现得很“委屈”,也有众多听似合理的解释。但是政府的财政资金大力投入,扶持建设常年蔬菜大棚是为了什么?海南省有关部门有明确,是为了解决海南本岛居民吃菜的难题,尤其是在夏秋高温多雨的季节。
财政资金补贴的大棚里不却种菜,到底是谁的责任?海口市农业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梁其海承认,除了企业有一部分责任,农业主管部门在监管上也有责任。
据了解,目前海口市政府正在草拟规范常年蔬菜基地大棚建设补贴的相关制度,儋州市也出台了相关措施。(记者符泽亢 陈声浩)
原文地址:http://www.yzc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83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