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苹果-
个子黑瘦,笑容憨厚,这是高平市东城办店上村的菜农李振文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同这里的其他村民一样,李振文和妻子孙福珍经营着一片小小的菜地。菜地不大,仅仅3亩,但却要维持一家6口的生计。“虽然只有3亩地,但我的菜质好、量大,不仅让我在村里盖起了二层小楼,还把两个孩子都供上了大学。”说起自己的菜地,李振文很自豪,也很满足。
“我一开始并不会种菜,大概20年前吧,看见别人种菜种得不错,就和媳妇一起跟着别人学。”刚开始没有技术,李振文就带着妻子去给村里有经验的人干。“每天一起床,简单洗漱一下就到菜地干活,在给人家干好活的同时也让自己学点技术。”勤勤恳恳,起早贪黑,夫妻俩这一学,就是5年。
不知不觉5年过去了,李振文也开始有了单干的想法。本以为学了5年,自己干起来一定会得心应手,可没想到刚起步时就被泼了盆凉水。“自己干要多操五六倍的心啊,要考虑菜园分配,要设计好灌溉水源,要计划好什么季节种什么菜,这在给别人干的时候根本就想不到。”虽然刚开始很是手忙脚乱了一阵,但李振文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并且为了打造自己的特色,他还坚持使用农家肥。“我家的菜跟别家的不一样,黄瓜个大,西红柿甜,菜椒也要比其他家的更鲜。”
菜种好了,如何卖出去?李振文夫妻俩的办法是自己出去卖。“那时候高平市里还没有固定的菜市场,我跟妻子就拉着小三轮去附近的北庄、邢村卖菜。”有一次,他们拉着三轮车去南王庄卖菜,没想到突然下起大雨,三轮车陷在泥地里拔不出来,整整两小时,在雨里淋着推车,直到附近的村民帮忙才把车拉出来。“回来媳妇就感冒了,非常心疼,非常难受。”回忆往事,李振文的眼睛里有些湿湿的。
“后来高平市里有了固定的蔬菜批发市场,我们就不用到处跑了。”随着技术的愈加成熟,夫妻俩的生意也渐渐走上了正轨。“现在每天凌晨两三点起床,然后拉菜到市场,在给老客户留下菜后,剩下的菜也很快就会卖完,到上午9点左右就能回到家。”虽然生活还是非常艰辛,但李振文却并不觉得累。
“种菜虽然累点,但每天都会有新的收获,不仅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而且自己家也能吃上新鲜蔬菜,这样的生活我很喜欢,也很珍惜。”采访中,李振文多次表达了对自己事业的热爱。
(本报记者 吕媛 实习生 杨靖)
原文地址:http://www.yzc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3722 |
|